新东方网>双师东方新东方学校>初中频道>初三>初三历史>正文

中考历史36个答题规律总结-双师东方

2018-07-13 10:29

来源:新东方

作者:新东方

  16、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

  (1)一条主线:

  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。

  (2)两个方面:

 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;

  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。

  (3)三大因素影响:

 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。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,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;

 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,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;

  三是维新思潮、辛亥革命、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。

  (4)四大表现:

 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,即服饰、饮食、住宅的变化;

  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,即婚丧嫁娶、社会礼仪的变化;

  三是交通、通讯工具的变化;

  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。

  (5)结论:

 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、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,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。

  17、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

  (1)一个主题:

  向西方学习,探索救国救民之路。

  (2)两个特点:

  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,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,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;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,不断创新发展。

  (3)三个层面:

  器物层次——制度层次——思想文化层次。

  政治、经济、思想科技文化 (现代中国)

  18、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

  (1)两种社会形态:

  新民主主义社会、社会主义社会。

  (2)两个机构:

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。

  (3)两部宪法:

  《共同纲领》和1954年宪法。

  (4)四大制度:

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——根本政治制度,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。

 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——“长期共存,互相监督”是指导思想,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,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。

 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:各民族平等互助,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,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。

  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: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,直接民选,落实“依法治国”方针。

  19、“一二三” 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

  (1)一个政策和宗旨:

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;维护世界和平,促进共同发展。

  (2)两大贡献:

 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;提出“求同存异”方针。

  (3)三个时期:

  ①奠基时期(50年代):“另起炉灶”“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”“一边倒”的方针,步入国际舞台;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。

  ②拓展时期(70年代):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;中美关系正常化;中日邦交正常化。打开外交新局面。

  ③创新时期(改革开放新时期):全方位外交,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,致力于地区合作。

  20、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阶段线索

  (1)过渡时期(1949~1956)

  ①含义: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。

  ②三项举措:过渡时期总路线;“一五”计划;三大改造。

  ③一个创举: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。

  ④两个特点:优先发展重工业;社会主义建设(发展生产力)和改造(变革生产关系)并举。

  ⑤三项成果: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;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;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。

  (2)曲折前进(1956~1978)

  ①一条主线: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。

  ②两方面探索:有益探索:中共八大;八字方针。探索失误:总路线、大跃进、人民公社化运动、“文革”。

  ③三个“一”:一个转变:工作重心由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转到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;一个错误:“左”倾错误恶性发展;一场浩劫:“文革”。

  ④四个经验:以经济建设为中心;遵循客观规律;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;不照搬外国经验。

  (3)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(1978年至今)五个转变

  ①从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。

  ②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。

 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

  ④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。

  ⑤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

双师东方名师说公众号:双师课堂名师说 (微信号:ssmingshishuo

获取教育资讯,了解双师东方,扫码关注双师东方名师说!

焦点推荐

版权及免责声明
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(含本网和新东方网) 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、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,电话:010-60908555。